- A+
小滿是二十四個節氣之一,而二十四個節氣在我國也是屬于非常重要的傳統文化之一,過去人們對于氣溫的變化并不能深入了解,為了方便播種以及不影響生活,前人根據經驗總結出了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都有自己的特點與風俗,那么小滿有什么寓意呢?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小滿是什么時候小滿節氣的特點和風俗的相關內容。

小滿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小滿是什么時候
2022年小滿時間是5月21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
小滿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寓意降水量增大
在二十四節氣之中,每個節氣都有自己相應的習俗和寓意,小滿這個名字具有兩層含義,第一,與氣候降水相關。小滿節氣期間南方的暴雨開始增多,降水頻繁。小滿中的“滿”,指雨水之盈。南方地區的農諺中小滿是指氣候三大要素(光照、氣溫、降水)中的降水。諺語說:“小滿大滿江河滿。”第二,與農業小麥相關。“在北方地區小滿節氣期間降雨很少或無雨,這個“滿”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麥飽滿程度。所以小滿也是反應氣候和農作物的變化生長。
是將熟未熟的象征
在節氣當中,小滿這一名字的形容為一種處于剛好狀態中的時期,這一節氣的本意是夏熟作物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仍處于未熟狀態,象征著將熟未熟、將滿未滿,一切都是剛剛好的狀態。小滿也是象征著農作物生長但未完全飽滿成熟的階段。南方地區的農諺小滿是指氣候上的降水:“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習俗
小滿自古有食野菜、祭三神、祈蠶等習俗,節氣習俗的形成反映了人們對農業生產的重視。古人習慣把小滿分為“三候”,即把一個節氣劃分為三個時段,每個時段均賦予其鮮明的特征和物象:“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俗語意為小滿時節,苦菜枝葉繁茂故而適宜百姓采摘食用充饑;一些喜陰的枝條細軟的植物由于小滿時節陽氣日盛,將會逐漸枯死;北方冬小麥類的夏熟作物會進入灌漿期,籽粒漸漸飽滿,收割在即。這種由于作物生長周期規律、農業生產力水平制約而形成的季節行為,跨越歷史長河被民間百姓保留至今,成為了小滿時節家家戶戶到野外采摘苦菜、吃苦菜的習俗。
民間還有“祭三神”的習俗。古人信仰萬物有靈,“三神”對應“三車”即為水車車神、油車車神和絲車車神。舊時水車車水排灌是農業生產活動的大事,所謂“小滿動三車”,依照自古習俗,水車會在小滿啟動。小滿還是油菜籽成熟的時節,“動油車”是指人們將油菜籽收割并送至油坊,啟動油車榨油。而“動絲車”是指小滿前后,蠶開始結繭,養蠶人家要忙著搖動絲車繅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