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節日是幾月幾號中國

  • A+
所屬分類:風水知識
每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的傳統節日,有的節日也隨著時間開始面向全世界,在一年當中就有不少屬于全球性的節日,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關于3月30日是什么節日3月30日節日的由來的相關內容,一起來了解。
醫生節日是幾月幾號中國

醫生節日是幾月幾號中國

3月30日既是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又是國際醫生節。

1、世界雙相障礙日

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BD),也稱為躁郁癥、雙相障礙,它既包含躁狂/輕躁狂發作的周期,又包含抑郁發作的周期,患者的狀態經常被比喻為坐在情緒的“秋千”或者“蹺蹺板”上,或者就像過山車,一陣子沒來由的愉快、興奮、感到自己無所不能;又一陣子心情低落、沒精力、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對于他們來說,世界就是一臺不時啟動的跳樓機,大腦永遠流竄在躁狂和抑郁的兩極。也許上一秒身體里還膨脹著能量,無數想法迸發出創意的火花,下一秒就跌落絕望的深淵,同時體驗著“冰”與“火”交融的世界,這就是絕大多數患者的感受。

如果說抑郁癥就像一條黑狗,那么雙相情感障礙者的頭腦里不光有黑狗,還有一條狂暴的火龍。雙相障礙并不是抑郁和躁狂就隨機的來回切換,一般來講兩種狀態時常反復的交替出現,可能某一段時間抑郁主導,下一段時間躁狂主導,接下來又是抑郁。并且每次發作是持續一段時間的,比如一周到兩周。混合發作的診斷則要求在一段時間內抑郁和躁狂的表現交替出現,并且都很突出。

如果人們更多的了解了雙相障礙,對這一疾病的誤解就能減少,也能夠更好地幫助身邊患病的人應對疾病,恢復正常的生活。

梵高(Vincent Wllem van Gogh,1853-1890)是荷蘭一位享譽全球的印象派畫家。他的作品深深地影響了20世紀的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梵高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二年創作的,這期間他深陷于精神疾病中,最后在他37歲那年自殺。

在梵高去世之后,他的作品《星夜》、《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已躋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貴的藝術作品的行列。梵高生前被認為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為了紀念他,自2015年起,由國際雙相障礙聯盟、亞洲雙相障礙聯盟、國際雙相障礙基金會聯合發起倡議,將每年的3月30日,梵高的生日,定為世界雙相障礙日(Worid Bipolar Day),其目的是為了提升公眾對雙相情感障礙的認知,讓更多的人認識、理解和包容雙相情感障礙患者。

2、國際醫生節

1842年3月30日這一天,美國麻醉醫生Crawford Long為一位摘除頸部腫塊的患者成功實施了第一例乙醚全麻。麻醉的發明,對促進人類健康發展、人類文明社會的進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了紀念這一成功,3月30日便作為慶祝日被延續下來,這一節日逐漸在各國得到了推廣,以表示對醫生的感恩,這便是國際醫師節的由來。

在歐美國家普遍采納,患者通常在這一天給自己的醫生送上一枝康乃馨,以表示對醫生的感謝,醫院為醫師提供免費早餐等表示祝賀。

3、中國醫師節

我國古代曾定農歷4月28日,即孫思邈紀念日為“醫生節”。中國政府批準每年8月19日為中國醫師節基于如下事實。1998年8月19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1962年8月19日毛澤東主席曾經做出批示,將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解決了醫療的公平問題。中國醫師以占世界衛生總支出1%的比例,為占世界22%的人口提供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這是中國醫師的無私奉獻和對人類的巨大貢獻,最鮮艷的康乃馨應該獻給他們。

從古至今,一代又一代醫師們不斷努力與探索,他們敬佑生命,為人類健康而不懈努力。國際醫師節,致敬每一個醫生!時有古往今來,身有生老病死,我們也要認識到醫學并非“無所不能”,醫學是“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的復雜學科,在醫生幫助的同時,健康飲食、良好心態、適量運動等等,都有助于我們遠離疾病困擾。敬畏生命,尊重生命,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